列治文造船廠歷史古蹟 Britannia Heritage Shipyard

列治文造船廠歷史古蹟 Britannia Heritage Shipyard

列治文市 (Richmond) 位於菲沙河與喬治亞海峽交會口,歐洲移民於 1860 年代,首先抵達這個移民城市。 到了 1871 年,菲沙河沿岸開始發展鮭魚罐頭的加工事業,1882年在列治文西南角的漁人碼頭河岸區,開了第一家罐頭工廠,1890年就發展到 15 家鮭魚罐頭工廠,許多漁船捕完鮭魚後就直接開往列治文卸貨製罐。熙來攘往的船隻,連帶使造船和修船業繁榮興盛起來。(註:1860年代正處於 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之亂、第一次英法聯軍、美國林肯總統南北戰爭時代、歐洲普奧戰爭、日本明治維新的時代)

熱鬧的榮景也吸引太平洋彼岸的日本漁民,移民來到列治文捕魚。當時,因為太平洋鐵路完工而被遣散的鐵路華工和原住民,也陸續到列治文的漁罐頭工場和船廠工作。為了紀念這一個時代場景,列治文的漁人碼頭有一個列名在國家歷史遺址的「不列顛尼亞 造船廠歷史遺蹟」 (Britannia Heritage Shipyard) , 重現了當年工人們的生活狀況。

置身在「不列顛尼亞.造船廠歷史遺蹟」 (Britannia Heritage Shipyard) 的文化古蹟裏,讓你回到 1885 的時代,體驗那些辛苦工人們的故事。這裡仿古的小木屋,每一間都有名字。有叫華工宿舍(Chinese Bunkhouse)、管理人宿舍(Manager’s House) …等等。 我最在意、也看得最仔細的當然是那棟華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