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治文西堤岸步道 West Dyke Trail
飯後散步,走到西堤岸步道 West Dyke Trail,經過我以前常去賞鳥找貓頭鷹的沼澤,也走到 Adventure playground 的小丘上。
還記得那一年,我們帶上三台大台的望遠鏡,架在這小丘上,和 Green Club 的朋友們,在這裡開 star party 綠色文化觀星之夜。
採草莓吃冰淇淋的艾瑪農場 Emma Lea Farms
艾瑪農場 (Emma Lea Farms) 位於陽光充足的 拉德納 (Ladner) 小鎮郊區,在往 萊福候鳥保護區 的路上,要先經過一個百年木橋,放眼望去都是鄉下的農場,右手邊有一棟紅色的農舍,加上招牌很大,您一定不會錯過!
古董店的英國骨瓷茶具 Bone China Tea Cups
骨瓷 (Bone China),是英國人在大約 1794 年時發明的,就是在燒製的瓷泥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牛骨灰,可以讓瓷器的成品更薄、更透光,堅硬不容易碎裂。高檔的骨瓷杯盤散發出一種皇室的典雅氣息,英國骨瓷茶具 (Bone China Tea Cups),是英式下午茶的主角,漂亮的骨瓷茶具擺在眼前,為下午茶加分多多。最近紅火的電視影集:唐頓莊園,劇中那些貴族仕女們的下午茶,桌上都擺了整套的骨瓷杯盤和銀器茶具,真是賞心悅目。
鄉村風光的布蘭斯維克岬 (Brunswick Point)
位於菲沙河南支流出海口的南岸,是一個突出的岬角,屬於三角洲市純樸的小漁港:拉德纳 (Ladner) 的範圍內。沿著菲沙河岸有一條健行步道,一邊是沼澤濕地另一邊是老舊的農場,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到農場後方、遠處的 貝克雪山,有山、有水、有景、有鳥,構成一幅鄉村自然的美景。
傳教士的米遜小鎮 Mission
米遜小鎮位於菲沙河北岸,在溫哥華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人口為三萬六千人左右,古時候的米遜一帶是斯托洛原住民族(Sto:lo)的地域,到了 1861 年,一名法裔天主教神父 (Father Fouquet),在這裡建立了聖瑪麗原住民寄宿學校(St. Mary’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收容那些貧苦的原住民孩子,提供他們住宿和教育,學校一直經營到 1961 年,所有的原住民學生,都移轉到政府設立的公立學校為止。加拿大 原住民寄宿學校 近年來引起不少爭議,這段歷史的是弱勢族群的悲劇。
亞當斯河的紅鮭魚大洄游 Sockeye Salmon Run
紅鮭魚 (Sockeye Salmon) 的一生是一則淒美的故事,也是一段艱辛的生命旅程!紅鮭魚是一種古老的魚類,他從二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就生存到現在,他的一生:出生在亞當斯河-童年在淡水湖裡-成年在太平洋-再回到亞當斯河繁殖後死亡,之間只有四年的生命周期。
新西敏市的河川節 RiverFest New West
新西敏市 (New Westminster),這個城市的名字是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命名的,這裡是卑詩省最早的省會,但在 1871 年卑詩省加入加拿大聯邦之後,便將省會遷到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市(Victoria),華人習慣稱維多利亞市為「大埠」,將新西敏寺稱為「二埠」,住在當地的居民常自稱本市為 New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