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New Westminster
走在歷史裡的感覺像什麼?天氣晴、和風煦,走在 Queen’s Park 週邊的古老社區裡,看著百年前維多利亞年代的房子,就是這種感覺!漫步在歷史建築、和美麗的行道樹之間,彷彿走入十九世紀的英國街道,迎面而來的是 珍·奧斯汀 筆下的人物…
皇家城市 (Royal City)
新西敏市位於菲沙河、北岸山坡上,是卑詩省最古老的城市。卑詩省起源於菲沙河南岸的 蘭里堡,當時的英國女皇擔心蘭里堡的位置,位於河岸邊易攻難守,於是命人在菲沙河北岸找一處高地另建新城,1859 年找到這裡,開始建城並在此設立首府 (省會)。新西敏市這個名字是由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的,因此又稱為皇家城市 (Royal City)。
建築風格
在新西敏市保留有二百多棟典雅的建築群,有都鐸風格、安妮女王風格 (The Queen Anne Style)、英國工藝式等。由 Queen’s Park 開始,沿著 Third Ave. and Queen’s Ave. 這二條街區前行,沿街的百年古宅都是在 1900 年初時建造的,門口掛著 Heritage Building (歷史建築) 的牌子,牌子上標註屋主、建築年代和建築師的名字,在那個時代只有有錢有權的人,才能在這個區域蓋房並居住,房子雖老、維護的很好,每一棟都是藝術品。
維多利亞式房屋大多具有下列特徵:
- 尖尖的屋頂、房屋二邊呈非對稱性排列
- 窗戶伸出了房屋的牆壁 (海灣窗 bay window)(老師說:稱為三角窗更合適)
- 一樓有門廊和欄干、正面有石階梯
- 外牆覆以魚鱗般的木片裝飾
- 主樓旁常伴有屋頂尖尖的、精緻的角樓 (塔樓)
- 斜屋頂上有窗戶伸出、窗戶上又有自己的屋頂 (老虎天窗)
找找看下方的照片,那些符合最多的特徵…
維多利亞式房屋特徵:尖尖的屋頂、房屋二邊呈非對稱性排列。一樓有門廊和欄干、正面有石階梯。
維多利亞式房屋特徵:一樓有門廊和欄干
維多利亞式房屋特徵:海灣窗 bay window (老師說:稱為三角窗更合適)
維多利亞式房屋特徵:斜屋頂上有窗戶伸出、窗戶上又有自己的屋頂 (老虎天窗)。窗戶上都有裝飾、有些有彩繪玻璃。
維多利亞式房屋特徵:外牆覆以魚鱗般的木片裝飾

0 comments on “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New Westminster”
6 Pings/Trackbacks for "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New Westminster"
[…] International Parade 海耶克國際遊行,每年五月在 新西敏市 舉行,主辦單位是成立於 1971 年的海耶克嘉年華協會(Hyack Festival […]
[…] 喜歡看歷史建築嗎?請看 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
[…] 新西敏市的 Queen’s Park 附近,有維持得很好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群,喜歡古典建築的人請繼續欣賞: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
[…] 甘博港的官方網站資料顯示, 這是一棟安妮女王風格 (Queen Ann Style) 的建築。更多十九世紀的建築,請看這篇新西敏市維多利亞建築。 […]
[…] 直到 1858 年菲沙河谷發現了金礦,各路人馬搶進菲沙河谷,英國又害怕這片土地會被美國人佔去,於是在菲沙河岸的蘭里堡,宣佈成立英屬哥倫比亞殖民地,首府設在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以上這二個殖民地在 1866 年合併,並且在 1871 年以英屬哥倫比亞(卑詩省)之名,正式加入加拿大聯邦,成為聯邦的一省,首府 (省會) 就設於維多利亞市 (City of Victoria)。在淘金最熱的時候,有大批華人前往維多利亞和新西敏市,因此當地華人稱維多利亞為「大埠」, 新西敏市為「二埠」。 […]
[…] 羅廸家博物館 (Roedde House Museum) 位於巴克萊廣場內,是一座維多利亞建築後期的安妮女王風格的房子,建於1893年,房屋格局和傢俱保留了百年前的原始樣子,內部的擺設和家具,都可以近距離的參觀,和戴上手套有限度的觸摸,包括有客廳、房間、廚房、浴室等。 平時收費參觀,星期日有下午茶加參觀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