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加東之旅第二站,來到安大略省的林賽小鎮逛街。
Lindsay 這個字讀做 [linzi],過去我都讀成 [linsei],讀錯了好多年。Lindsay 這個字是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的姓氏 (last name),可見這個小鎮早期的移民以英國人為主。小鎮上看起來只有一條比較熱鬧的街道-肯特街 (Kent Street),有老式的電影院、老咖啡館、老建築…印象最深刻的是短短的一條街,上下左右就看到5間有尖塔、鐘樓的教堂,正點時在街上都能聽到教堂鐘樓發出的鐘聲,時間好像特別慢,過日子以小時為單位。
街上看到的都是白人,以老人家居多,看來又是一個退休的城市。華人面孔多集中在考駕照的監理站,原來這個小鎮以「路考很容易通過」出了名,因此很多華人慕名到這裡來考駕照!我今天也是陪一位小女生來考駕照的,很高興她今天通過路考,拿到正式的駕照了。
林賽小鎮位於多倫多東北方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小鎮人口只有2萬人,屬於卡沃薩湖市管轄範圍 (City of Kawartha Lakes),這種地名聽起來就像原住民語。1825 年開始有白人來此探勘,1827 年來自美國的-普第家庭 (The Purdy’s) 移居來此,在流經小鎮的 Scugog 河岸建立一個堤壩和磨坊,後來的移民就圍繞著這個磨坊開始聚居,形成村落被稱為 普第的磨坊 (Purdy’s Mill)。
1834 年,探勘者約翰.休士頓 (John Huston) 開始為這裡進行市鎮及街道的規劃。同年,休士頓的助手 Mr.Lindsay 因為腿部意外中彈,感染而死。休士頓把這件事寫到他的開發記錄上,後來在為這個新市鎮命名時,就以 Lindsay 為名。2001 年林賽鎮與附近的維多利亞縣 (Victoria County) 合併,稱為卡沃薩湖市。


這張相片很有趣。Midwives 是接生婆的意思,右邊的尖塔是聖公會教堂,左邊這棟是接生婆診所,有健保給付的。什麼時代了,真的很難想像還有準媽媽會選擇不在醫院生 baby。
這裡氣候冷熱極端,冬天可以冷到零下 36 度,夏天可以熱到零上 36 度,一年有 72 度的溫差。此外,根據冰球 (Hockey) 名人堂的記錄,世界記錄最早的冰球棍 (hockey stick) 是在 1852~1856 年之間,在林賽附近的一個叫 Fenelon 地方做出來的。這隻冰球棍後來在拍賣會上以美金 220 萬元拍賣成交。
林賽鎮上的主街有特別設計,能容納四匹馬拉的馬車回轉,十分寬闊。1859 年鎮上商業區的一場大火,幾乎燒掉了整個商業區,但是這場大火燒出了林賽居民愛鄉的情感,鎮民團結努力,在兩年內以維多利亞風格重建整個商業區。

有些地方可能只是路過,也可能因緣際會、短暫停留,Lindsay 就是一個隨意走走逛逛,卻留下深刻印象的小鎮。
請繼續欣賞:加東之旅第三站 國王的城鎮金斯頓 King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