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 古老的符號 Labyrinth
在希臘神話中最有名的迷宮,是三千多年前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建造的,用來囚禁他那個半人半牛的兒子(彌諾陶洛斯)。米諾斯要求戰敗的雅典,每九年獻出一批少年、少女給(彌諾陶洛斯),因此,雅典英雄(特修斯)自告奮勇進入迷宮,殺掉(彌諾陶洛斯)後,順著克里特公主 (阿里阿德涅)教他留下的線球成功離開迷宮。
Labyrinth 迷宮,最早的圖案是法國天主教會所設計,結合了圓形和螺旋形,直到西元 1194~1220 間才開始將圖案畫在教會的地板上。 曲折的單一路徑,只有一條路帶領你走向迷宮中心再返回原點。宗教的迷宮象徵著艱難的道路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上帝),和一個入 口(出生),只要堅定、專心跟隨主,就不會迷失方向,信徒們相信安靜默想、與主同行是何等甘甜。走在迷宮裡,讓你打開心靈尋求聖靈的引導,也開始為自己和所愛的人們祈禱。
聖公會教堂的戶外迷宮
加拿大卑詩省的烈治文市(Richmond)也有一座迷宮,不過這座迷宮不是要叫人走不出來的,他是一個平面迷宮,有單一入口,你只要沿著曲折蜿蜒的路徑走,就可以走完整個迷宮,再由原來的入口走出來。聖公會教堂 (St. Alban’s Anglican Church) 的傳教士說,這個戶外的迷宮隨時歡迎你。
這個迷宮有起點與終點。你只要沿著起點走,雖然彎彎曲曲,但可以走出來。它的目的就是要你專心沿著線走,藉此沈澱你煩燥的心。這個迷宮在室外,全天24小時開放。任何時候都可以來走



現代迷宮是靈修的方式
到了現代,迷宮除去宗教色彩之後,有了另一種涵義。它代表古希臘的祈禱儀式 ,一種流傳千年的靈修方式:沉思、沈澱心情、安慰心靈。
走向迷宮中心,如同走向我們自己心靈的中心,然後再返回到外面的世界的一段旅程。 所以在現代,迷宮常被用作冥想和祈禱的工具。在空靈音樂的伴隨下,出入一趟迷宮會使你感覺心情平和,與世無爭。
下圖是我在溫哥華的 RoundHouse 社區中心,參加的室內Labyrinth 迷宮。每年十二月的冬至,該中心會舉辦 Winter Lantern Festival 活動,有興趣者請留意社區中心公告。
靈山梵音 的鐘聲
相傳是一種古代希臘的祈禱儀式,沿著燈籠路徑走一圈,伴隨著空靈的音樂,可以淨化心靈,迎接新的一年來臨。入口處有一張海報說明,教人走進去時手掌要向上,走出來時手掌要向下。這些大燭台,不僅外形好看,在黑暗中更敲出如 “靈山梵音” 的鐘聲,和諧寧靜的氣氛叫人感動。
在迷宮中行走,要專心且放鬆,忘卻一切世事,只能順著路徑一步步,慢慢前行。走迷宮是不少西方人沉澱心靈的方式之一,即使在天寒地凍的氣候下,在月黑風高的深夜裏,教堂外常有人低頭虔誠地在迷宮上走著。他們相信走上幾圈的迷宮,一定可以得到心靈的平靜。你若有機會不妨也試試走走迷宮吧!
相關文章: 宗教信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