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時攝影之坐看雲起時 Time Lapse Photography
曠時攝影,簡單地說每一分鐘拍一秒,連續拍24小時,這可以得到1440秒的畫面,再把這1440秒連續放映就可以得到一段曠時影片了。
Time Lapse Photography 是一種俗稱縮時攝影 (曠時攝影) 的影片技巧,也可以說是一種快轉影片的的表現手法,最常見的是把數小時的雲層變化,轉化成為一分鐘的短片。做法是利用單眼相機拍出一段長時間的記錄,最好是一系列場景有變化的相片後,再利用軟體如 VirtualDub, Sony Vegas, Quick Time 等,將相片串接起來就可以了。
午後的雲彩總是多變,「坐看雲起時」是我的第一次縮時攝影作品,拍攝時使用的設備如下:
- 使用 Sky-Watcher 的 星野攝影雲台Star Adventurer,相機快門交由雲台控制,雲台會自動以預設的角度來回擺動(PAN 功能應用)。
- 相機:Canon 350D
- 鏡頭: 18-55mm
- 後制軟體:Quick Time (Pro 版) 串接相片, iMovie 加字幕和音樂。
最後成品,坐看雲起時短片
如何用相機拍縮時攝影 ?
一般來說,縮時攝影 都是以影片的方式呈現,所以我們要對影片有少許的認識。在電影的世界裡,最常用的 frame rate (幀率) 是 24 fps (frames per second),即是每秒鐘拍攝 24 格菲林。播放的時候,同樣以 24 fps 播放出來,由於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如果畫面的轉換速度快於 16 fps 時,人類就會感到影像是連續的,因此,電影的播放率設定於比 16 fps 快一些,就是 24 fps,讓所有人都能感到電影的流暢 。 由於播放制式的不同,frame rate 也不同。 PAL 制式的 frame rate 是 25 fps,而 NTSC 的則為 30 fps (真實是 29.97 fps)。 照片的數量 如果打算以 24 fps 的速度播放,製作一秒的影片,我們便需要拍攝 24 張照片,十秒的短片便需要 240 張照片,很簡單的數學,是不?所以,我們需要決定影片的長度,才能計算出所需的照片量。
以上資料摘錄自網站: http://www.imagejoy.com
請繼續欣賞:星野攝影 三月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