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奧古斯丁教區-羅馬天主教堂-無玷聖母獻主會與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
聖奧古斯丁教區無玷聖母獻主會,屬於天主教修道會,於1816年由馬善樂教士 (Eugene De Mazenod )在法國創立,簡稱為 O.M.I. 或 OBLATES FATHERS 獻主會。溫哥華無玷聖母獻主會 St. Augustine’s Roman Catholic Church Oblate Fathers,是 O.M.I. 系統的成員。教堂建於 1932年,位於溫哥華基次蘭諾社區,不幸經歷 1980年的大火燒毀,現在的天主堂是在1998年重建。天主堂為 新哥德式建築風格,包括高的尖頂、彩繪玻璃窗、尖拱窗、外墻是紅色溝面磚,整體感覺典雅溫暖。
溫哥華市的基次蘭諾區 Kitsilano
溫哥華的基次蘭諾區 Kitsilano 原為原住民保留區,並以 史夸米遜Squamish 原住民酋長奧古斯特.傑克. 卡察蘭諾 (August Jack Khatsahlano) 的姓氏來命名,卡察蘭諾酋長是住在史夸米遜的一位醫生,他在「與卡察蘭諾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Khatsahlano) 這本書中,經由訪談方式,口述記錄原住民的歷史和傳統。
卡皮蘭諾太平洋步道 Capilano Pacific Trail
卡皮蘭諾河 (Capilano River) 長35公里,西溫和北溫的分界河。河谷有很多步道,其中的卡皮蘭諾太平洋步道 (Capilano Pacific Trail) 單程7.5公里,步道由西溫市的 安步賽德公園 (Ambleside Park) 開始,到 克里夫蘭水壩 (Cleveland Dam) 結束。一路上的風景有海灘、河谷、峽谷、森林、水壩。
卡瑪溪生態步道與道格拉斯冷杉 Kaymar Creek Ravine Park
位於本拿比市南區的卡瑪溪步道,入口處的告示牌上說明,這是生態保護區,給 鮭魚產卵孵化 的小溪,河床的石頭有精心規劃,對鮭魚很友善的環境。步道沿著小溪一路上坡,走完小徑有點喘,有像爬山的節奏了。還好,這地方很冷門,不會有人來打擾,留給鮭魚一個安靜的地方。
歌德式的米諾魯小教堂 Minoru Chapel
Minoru Chapel 建于 1891 年,是加拿大註冊的歷史古蹟。小教堂是列治文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也是本地木匠的工藝,展現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典範。獨特的風格中散發溫暖,她帶有開放式陽台的塔樓、塔樓中的玫瑰窗、三段式彩色玻璃窗、外墻有淡綠色魚鱗片裝飾。教堂內部,依舊保留原始的細節和木頭家具,包括拱形的門、原木長椅和祭壇。
鐵道路的單車公園 Railway Granville Bike Park
在20世紀初,太平洋鐵路公司建了一條鐵路,連接溫哥華市區到烈治文市的 史蒂文斯頓漁港 。現在鐵路拆除了,改成自行車與行人專用道,分別是 溫哥華的 Arbutus Greenway 和 烈治文市的 Railway Greenway。一條健行與單車共用的步道,並在步道上種滿了 Puppy (虞美人花),可以騎單車一直到 Steveston 漁人碼頭造船廠。
凡杜森植物園的秋色和萬聖節 VanDusen Glow
楓紅的十月,我又來到凡杜森植物園,和往年一樣,紅紅的楓葉,金黃的銀杏,深褐的垂枝山毛櫸。不同的是,今年特別熱鬧,因為植物園第一次舉辦名為「凡杜森植物園發光」(VanDusen Glow) 的萬聖節活動。活動期間在植物園入口處,有 萬聖節 嚇人的裝飾,園區的小徑上,擺放著一千個南瓜燈,入夜後令人著迷的燈光再配上萬聖節的情境音樂,保證讓您全家大小都有一個難忘的萬聖節之夜。大部份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看南瓜燈的,很可愛的萬聖節活動。
溫哥華市西端的歷史建築 Vancouver West End
十九世紀溫哥華的西端還是徧遠地區,有著一大片未經開發的森林。 1862 年,三個來自英國的商人以高於市場行情的價格,向原住民買下大約 550 英畝的土地, 因此得了一個 “三個菜鳥” 的別名 (Three Greenhorns)。他們計劃將這片新購買的土地,開發成為磚廠,但是後來營運失敗,磚廠改搬到 Abbotsford,土地則輾轉到了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 (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的手上。